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永久的回忆--黑龙江嘉荫县插队知青的岁月

知青岁月是激情燃烧的流金岁月,是无法淡漠的生活往事,更是铭心刻骨的历史烙印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沪嘉粮点(俞永年)  

2009-12-03 10:22:0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沪嘉粮点
沪嘉农场场部西面的粮库,全称为富饶粮库福民粮点,建于1969年(是个临时储粮点)。当时中苏边境形势紧张,沿江各生产队交售的征购粮(小麦),富饶粮库收购完后,全部储存在离江边五六十里地的福民粮点。由于粮点仓容有限,储粮全部用席、穴、笘,露天做屯,后抢盖了一幢30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大库房和一幢稍小一些的木刻楞库房。
1970年4月沪嘉农场建立,初期有4个农业生产连队,数年后逐步发展到13个生产连队。全农场耕地面积达3万5千多亩,上交国家的商品粮逐年增多,为使农场交粮方便,福民粮点非但未被撤销,还增加了人手。粮点除了购销调运农场生产的原粮外,还负责场部各直属单位职工和家属一百多人的商品粮供应,有些粮食品种如细粮的大米,粗粮的玉米碴、高梁米,沪嘉农场不出产,得安排从富饶粮库调来。遇到上海知青回沪探亲或人员外出公干,粮点还得给他们兑换全国粮票。
1975年初,连队派我到福民粮点做帮工,工作是管理农村粮食,也叫农村粮食管理员(农管员),每天工资二元二角八分,工资由粮点付给连队,连队给我记工分,过了几个月,连队嫌麻烦,让我自己领工资,也不给我记工分了,当时这叫亦工亦农,所谓挣现钱了。当年年底县粮食科有招工名额,连队把招工名额给了我,我被乌云粮库录用,就地安排在沪嘉粮点,。至此,我由一个下乡知青,变为吃商品粮每月挣工资的工人了。
农村粮食管理员的业务归嘉荫县粮食科农管股领导,每年春天遵照县革委会下达的种植品种,面积,同农场的农业助理一起落实到各连队,并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,上报各农作物的实际播种面积。夏天则需到田间搞产量预测,测算各品种每亩的平均产量,如遇到灾情(涝灾、旱灾、冰暴等)要及时上报受灾面积,减产程度,。秋天收割开始后,到各连队的场院,查看粮食的品质,安排新粮的交售,督促早交粮,交好粮,并妥善安排好明年的三留(种籽、口粮、饲料粮),如有当年受灾严重的连队,自给自用不够的,还需国家给予返销粮的,要及时上报,以解决他们明年的生产、生活困难。
沪嘉农场无霜期短,大豆的产量低,各连队种一些供自己榨油用,粮点很少收购,小麦则是收购的主要品种。按规定,晒干的小麦含水量应小于13%,如遇到天气原因,小麦未晒干,大地又上冻了,含水量稍高一点,粮点也收下,但要扣量,扣价(来年翻晒小麦的人工钱)。当小麦入库完毕,上报数量后,就等上面下令外调商品粮了。那时,外调的商品粮都送到乌伊岭粮库集中,当大地封冻,从林业局开来的大卡车车队,装满了一袋袋的粮食又浩浩荡荡地离开后,粮点一年最忙的时刻也算过去了,此时,粮仓大多空空如也,倒也省了些怕鼠咬雀叼的操心。
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各连队的粮食生产情况,农管员要经常往返于各连队,但各连队之间距离都较远,场部到各连队只有一条拖拉机走的道,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,去连队下乡,只有靠步行。后来,县粮食科给我发了辆自行车,下乡就方便多了。我在沪嘉当了十年农管员,悉知各连队每块地的面积是多少,去年产了多少斤粮食, 悉知老乡每家住屯子哪头,老家是哪里的,各连的老乡们也都认识我,亲昵地叫我“小俞子”。
1985年5月由于工作需要,我被调到富饶粮库,离开了沪嘉。自1970年4月到沪嘉,我在沪嘉整整呆了十五年,可称得是上是沪嘉“老人”了。
1998年国家的粮食流通体制进一步改革,福民粮点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。从那时开始,所有的国有粮食企业,包括乡镇的粮库都直接面向市场,不再承担粮食的行政管理的职能。整个嘉荫县只保留了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库,它的主要任务是收储一定的粮食用于防灾、备战,并在粮价过低的时候,为保护农民的利益,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