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永久的回忆--黑龙江嘉荫县插队知青的岁月

知青岁月是激情燃烧的流金岁月,是无法淡漠的生活往事,更是铭心刻骨的历史烙印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北地农事(爬犁)上  

2007-04-14 14:16:0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北地农事(爬犁)


  说起爬犁,不在东北待过的人,望文生义,可能会以为是种地的一种工具,但要是说雪橇就很容易理解了,人们就会联想到圣诞老人拉礼物的那个东西。这就对了,爬犁也叫雪橇:两根弯弯的木头,凿出一个个卯榫孔,按上井字或王字形的架子,上面可以坐人,也可以装东西,翘起的那一头套上马、牛,或者由人拉着,冬天在雪地上滑行,轻巧省力,是家常的运输工具。
  冬天,我们用它来拉小杆、运粮食,代步出远门。人坐在上面,裹着棉大衣、棉胶鞋和狗皮帽,蜷缩成一团,茫茫的雪原上,寂静无声,滴嗒的马蹄声、马的喷鼻声和雪橇滑行时吱吱呀呀尖叫,清晰得像透明的玻璃。
  可是,我这里要说的爬犁,还不是雪撬,是履带拖拉机后面拉的大爬犁,工作原理和雪橇差不多,但体形笨拙、制作粗糙、效率巨大。在开荒建点时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,日常农活中,拉大木、运干草,装木柈子,送粮食,都少不了它。再说,大爬犁还为我们当年的生活中,添了许多传奇色彩,所以要写一写它。
  首先要学会做爬犁,很简单的一件活。
  爬犁底的原料是两根一般粗细的原木(五六十公分直径吧?),还有三四段相对稍细的树杆,当爬犁上的横杠。原木截成一样长短,侧过来,用五分木钻在每根原木稍细的一头打出一个孔,这是准备穿上钢棍套三角牵引架的;然后侧过来,在原木朝上的一面,用稍细的木钻打出对称的三四个孔,这是用来钉横木的。打完这些孔眼,就可以安装了。先钉上横木:抡大锤,用报废的拖拉机履带钢销子——钢销的一头在烘炉上烧红砸尖,将横木钉在底座原木上已经钻好的孔里,使得爬犁既连成一体又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转弯和扭动。再在爬犁头前的套内插上钢棍套上三角牵引架(一般是用工字钢电焊制作的,也有用元钢的)。整个牵引架很沉,要两三个人来抬,等安上以后,要将它的鼻子挂上拖拉机,一个人也需要用两只手,有时候甚至还要用腿来帮忙。
  这个过程,一般是在住地完成的。但也有例外,比如要换爬犁了,跟随拖拉机进山伐大木时,就坐上一副破爬犁,底下两根原木磨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层皮,马上就要散架了,正好到林子里换一副新爬犁。到了目的地,将旧爬犁上的钢钉和三角架拆下来,先伐几根原木,再一番打造,只需几个小时,一副爬犁就在深山老林里诞生了。
  一年四季,拖拉机拉着爬犁,爬山涉水,过草甸子,钻树林子,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,也只有它才能在没有路的地方完成载重的任务。爬犁进走在雪地上或草地上,积雪和厚草犹如润滑剂,使载着重物的爬犁轻快地在上面滑行。拖拉机挂上了五档(最快档位),在前面行驶,钢铁履带发出轻快的有节奏的“咔、咔、咔”声,拉在后面的爬犁则轻盈得如蛇一般地滑行漂移,在下坡或拖拉机刹车的时候,它甚至反过来要推着拖拉机向前。坐在上面,你简直要感叹,这样的载重运输工具真是天才的设计。它的原始和简陋,丝毫也不会给它造成不良的影响,只会为它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。
  然而,旱天,在土路或者公路上,拖拉机拉木爬犁,那才正叫是浪费,费时费力费能源费木料。将两根上面压了沉重的物资的木头,干生生地在又干又硬的地面上拖曳,几乎是一种愚蠢到极点的做法。如此大的磨擦系数,使拉爬犁的拖拉机一路黑烟冲天,气喘吁吁,稍不留神,就罢工熄火了。可是,必须接受现状,因为和这些道路相连接的绝大部分地方是草甸和树林,有轮子的拖车几乎寸步难行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