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永久的回忆--黑龙江嘉荫县插队知青的岁月

知青岁月是激情燃烧的流金岁月,是无法淡漠的生活往事,更是铭心刻骨的历史烙印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大山深处的福民人家――民风篇  

2005-11-18 12:05:0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地处小兴安岭深处的福民屯,其自然景色也算得上是一幅图景,站在十几里外的山上望去,能看见粮库的红砖瓦房。错落有序的民居三三俩俩的坐落在后山脚下,屯西两排有一人粗十几丈高的杨树足可以和电影中的一些镜头比美。二里地外有一条终年流淌着的小河,虽没有波涛汹涌的激流场面,却自有细曲婉转,玲珑剔透的感觉。这水从远处的山泉中涌出,一路轻歌曼舞,流过山脚,淌过草地,一往无前,通往大河、大江、大海……
这里远离城镇,没有工业,没有喧闹和污染,空气中透着野草味的芬芳清香。碧蓝碧蓝的天空中时而飘着白云,宁静而雄魄。春夏季节,草甸子里长满了数不清的黄花菜,河边的小高地上开着许许多多的映山红,各种说不出名的野花争相怒放。“嘟什”“榛子”“猴头”“木耳”等野生植物、菌类植物等在林间草丛或倒木旁到处可见。被当地人称作“狗唤”的野生灌木长出紫红色小花的时候,正是收获的季节。这里有广阔的原野,一望无际的麦浪在和风中翻腾,只有勤劳的人们才能享受到丰收的快乐。
大自然给福民人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。但福民人都不是很幸福的。“福民人不福”。几十年的贫穷与落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。直到六十年代末,全屯总共十三户人家,连台破旧的拖拉机都没有。每逢春耕播种季节,农业耕种所需的大型机械都是从另外一个村庄――离福民屯有十八里路之遥的隆安开过来,播种完以后就开走了。传统意义上马与牛是这里耕作的主要动力和主要交通工具。这里不通公路,没有电。晚上家家户户点的都是煤油灯,星星点点昏暗的煤油灯光似乎在诉说着福民人的不幸。他们被现代社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,他们掉队了,落伍了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,福民屯唯一的“现代化”机械是一台又破又旧,时常转不动,“碰碰碰”作响的柴油磨面机。据说这还是一百多公里外的乌伊岭林业局某企业捐助的。福民人说是“从乌伊岭整来的不化钱的玩意儿”。这可真为当地的一位领导说的“少化钱多办事,不化钱也办事”的话打了个圆场。
由于不通公路,没有电话,信息传播非常困难。很多人都不懂山外有山、天外有天的说法,只知道“前面也在下雨”。这里很难看到报纸,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就算是富有的。某人戴一块手表,就可显示出“大官人”的姿态。多数人家里连时钟都没有,他们的时间概念即为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绝大多数人都不懂国家与政治,时事与新闻似乎与他们无关。(未完待续)
(作者 周亮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